软组织损伤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,损伤后常有血肿形成,在临床上的处理一般是对较大的血肿进行穿刺抽出积血并加压包扎,对较小的血肿则任其自然吸收消散,不少患者由于吸收不良而机化形成硬结,导致恢复时间延长。应用超短波、超声波联合治疗血肿,能明显减轻了病人的痛苦,缩短病程。
超短波电疗法主要有消炎、增强局部血液循环,促进局部炎症吸收和水肿消退,减轻和消除症状,促进组织再生修复作用。超短波治疗血肿,可使局部血管扩张,改善血液及淋巴循环,并能增强巨噬细胞和白细胞的吞噬能力,从而加速机体对血肿的吸收消散[1-2]。
超声波可使坚硬的结缔组织胶原纤维束分散,继而与结缔组织粘固物分离,使之松解,对组织及细胞形成细微的按摩作用,增加血液循环,改善血肿局部营养,促进新陈代谢,使细胞通透性增强,促进血肿软化和消散。[2-4]
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时,常由于血管壁受损、血液流出而引起组织内出血,当血液淤积,则形成血肿。损伤部位可出现疼痛,肿胀,淤血。组织内出血引起的反应性无菌性炎症,浆液性渗出及白细胞游出导致局部肿胀,在结构疏松的组织内更为明显,血肿内部的积血常在2-3天开始吸收,较大血肿不易完全吸收,其凝固后被结缔组织再生而机化形成疤痕。因此,宜采取积极措施,24小时内予以冰敷,48小时后可行物理因子治疗,促进血肿吸收。(康复科 邓梓谦)
[1]乔志恒,范维铭.物理治疗学全书[M].北京: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,2001.481-482.
[2]乔志恒,范维铭.物理治疗学全书[M].北京: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,2001.812.
[3]乔志恒.新编物理治疗学[M].北京:华夏出版社,1997:383
[4]路秋娣,孙天水,苑芳.局部超声波加特定电磁波治疗机化血肿30例[J].西北国防医学杂志,2001,22(3);270-272